以前我們跟大家談過:中醫對雞呼吸系統雞病的辨證,她是與時下流行的西醫對這個病的認識、剖析、治療,是截然不同的兩套理論。那么,在確診了雞病以后,然后才是選藥、遣藥、選方、調劑、炮制、煎藥、內服等用中藥進行調理。
通過上面在中藥、中獸藥方面的一連串關鍵步驟,大家能看出在這方面(其它方面更嚴重)現在中藥是如何做壞的?首先就是在藥材上,就出現了根本性的問題。如過度使用農藥(現代有限研究表明:中藥起效的活性組分本就微量),不到收獲季節過早采摘,等等。
二是先不說有沒有中醫基礎,懂點中藥或似懂非懂就開始自組方,去治療雞病怎么都收不到“夢想”想要達到的效果。我們前面文章說了,中藥、包括完全來自人醫的中獸藥都是先有醫才有藥的,可不是像西醫那樣“醫”、“藥”各自成體系,合起來又能成大體系!
中醫藥是一體的,分開之后就不是傳統中藥、中獸藥了,那就是西醫、西藥化了。前文也已講的很清楚,中藥是中醫診療過程中的其中一個施治手段而已,離開中醫去談中藥、中獸藥或孤立的開展中藥的治療和研究,就是西化和非傳統中藥了,現代藥學的一個詞很準確,叫天然藥物、植物藥。
三是,真正中藥或中獸藥只有選方,是沒有現在廠家這種自組方的。我們知道,西藥是成分藥,中藥是配方藥。所以,西藥的有效性,不僅僅與制劑技術有關,還與獸醫的處方關系很大。而中藥、中獸藥則不是,它單獨一味藥材多不成方劑,它多以組方成方、成藥。單獨的一味藥材不要談“劑”、“方”。
真正的經典、傳統中藥和中獸藥,是根據所診斷的雞病結果先選方、選名方,再根據雞病實際診斷過程中的表現與差異,在所選方、名方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調劑,最后成方后進行必要的炮制才能煎藥。
就像前面所述,盡管大夫已做到了這么細致入微,這還不是最終、還不算一個診療的結束。還要先開具三付藥劑吃吃、試試,再復診、望聞問切診斷一番,再做適當調劑再開方劑。如此,有時可能會反復,但最終會找到一個對該病例有效的方劑。據此,今天我們就聊聊引發雞呼吸系統疾病的中醫指證和中藥調理。
首先,指證①甩鼻。這主要是由于外界天氣突然降溫或通風過大所引起的溫差較大才導致。像現在秋冬季節、冬春季節交替時,雞群臨床所表現的則尤為明顯和普遍一些。
中醫認為,雞群甩鼻多為溫差變化受寒所致,此時寒邪侵擾在表。這時候的預防措施是,在天氣突然降溫前后,使用雙黃連口服液兩天;如果因溫差較大事件業已發生,則需要連續使用雙黃連口服液三天。
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對于健康雞群的甩鼻,即寒邪在表;這時采用解表散寒、溫中健脾的雙黃連口服液即可,當然也可采用“生姜+紅糖”方式也行。這時候,切記嚴禁使用“抗病毒”的藥物,不要因為甩鼻就判斷病毒、支原體感染,更不要使用抗病毒和消炎藥(中藥和西藥都不可)。對于寒邪在表的雞群,可以適當提高舍內溫度1-2度。
那么,指證②對于“”糞便稀薄,消化不良,腿蒼白、怕冷”的雞群。這說明雞群體質是“脾腎氣虛、陽虛”,可以適當提高雞舍溫度,并使用“滋陰、補氣”的中藥給予調理,或者“健脾健胃中藥+生姜”調理也行。若是見有甩鼻證狀出現時,不要投服那些所謂“抗病毒”中藥,繼續使用健脾健胃中藥配生姜調理就可以了。
中醫辨證分析,機體氣虛陽虛狀況改善以后,甩鼻現象自然消失。由此可見,中醫治病,看似治“它病”、看似風牛馬不相及的治療,也會改善或導致主證的消失和祛除。這就是與西醫針對性強、指征明確和精準(不能治“它病”)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思維、理論體系的一個實踐表現,所以現在各個獸藥廠家,一窩蜂的用中藥去抗病毒、抗菌、抗炎,都是偽中藥、偽中獸藥。
這是我們不愿意分享中藥、中獸藥知識的一個根本原因!是因為市場經濟大潮中,大家的逐利、逐暴利的出發點是與中醫的出發點和根本宗旨相違背的。
那么大家都拋棄了這個根、這個出發點和宗旨,接下來的一切行為都錯了或偏離了傳統中醫的本源。我們就是把中醫藥理論知識和應用技巧說再多、再好,都對養殖生產實踐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因為你身邊、你很難找到真正的中獸藥產品,你發揮不了所學、體現不了價值。
書歸正傳,那么對大部分肉雞來說肺受寒的同時,也往往會伴隨著脾胃虛和氣滯、痰飲的情況。對于處于高溫季節的蛋雞養殖,由于雞心脾虛弱,會導致痰飲較重。所以說,平時采用健脾溫補腎陽的中獸藥產品,就能預防痰飲和受寒和溫差所導致的甩鼻,道理就在這里。
所以我們說,雞舍的溫差是導致雞群甩鼻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機體氣虛陽虛才是中醫辨證的根本原因。因此,大家要重視使用健脾健胃的中藥、以及補中益氣散這樣的傳統名方,以增強雞體對抗外寒、拒邪于國門之外的能力,這才是中醫理論指導下,防止雞群甩鼻的重要保障。
根源于中醫的中獸醫,它對雞病的認識、看法、診斷、篩方(在經典方劑和名方中)、選藥、遣藥、炮制和煎藥(現多稱為制藥)等,都是與西醫、西藥截然不同的。這種不同,也使得它諸如禽呼吸道病的用藥也不一樣。
在中獸醫臨床診斷中,禽呼吸道病的中醫指證③雞吭哧,則主要是由于抵御、對抗雞舍外的寒冷。雞舍一定時間段內不通風或通風減少,導致雞舍內溫度升高、干燥,進而由風熱感冒引起禽呼吸道的臨床證候。當然,這種吭哧的風熱感冒,也可由前述甩鼻(風寒)轉化而來。
雞臨床指征的吭哧,是肺熱(糞便干燥大腸熱也會慢慢發生吭哧)、肺失宣降的臨床表現。它多發在春、秋兩季。雞吭哧越早發現越好治療,但中獸醫診斷臨床,這個病往往易引起誤診和誤治。這也是很多時候,這類雞病中藥常常治不住、產品臨床使用效果不好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
獸醫診療常犯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雞吭哧初起。多認為是病毒感染,先上抗病毒藥治一輪;結果,雞吭哧三天以后,吭哧卻突然加重。這時,解剖氣管、支氣管紅腫,有炎癥或血絲。于是,更進一步確認是病毒感染,再加量用病毒藥配伍消炎藥,但病情卻在繼續加重。再解剖病死雞見氣管、支氣管、喉頭有血絲,說明肺胃實熱(喉氣管炎也屬于此類)。
這時候怎么治療呢?應該用清瘟解毒口服液+銀翹散+廣譜抗菌消炎藥最好,或者麻杏石甘湯+銀翹散,也可以單用銀翹散+廣譜抗菌消炎藥。
二是,風熱自口鼻而入,最先侵害氣管、支氣管、鼻腔;因此,解剖病死雞氣管、支氣管紅腫,并且有血絲的時候,應該認為是肺熱或者已經肺熱。這時,可以使用清瘟敗毒散調理即可。若一旦發現喉頭紅,有血絲,即可認為肺胃有火或熱,可使用麻杏石甘湯進行治療。
三是,風寒一般自肌膚而入,侵入雞體內。雞雖沒有汗腺,但也會自鼻腔和肌膚而入,從而引起甩鼻和怕冷現象。所以風寒甩鼻轉變較慢,而風熱轉變則比較快。
提醒養殖者和獸醫需注意的是:空氣干燥引起的吭哧,增加濕度是必要的管理手段,沒有濕度的增加,用藥只能是暫時的改善。
禽呼吸道病的中醫臨診指證④糞便干燥、干咳氣喘。中醫理論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大腸為表,肺為里,說明肺與大腸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肺與大腸相表里,皆以通、降為順。在治療上,善理大便必須調肺氣,而通腑氣則可以瀉肺實。肅肺與通腑并用,可使肺氣肅而腑氣通,痰熱自除。
并且,肺主治節,是大腸按正常規律傳導的條件。肺主宣發,是大腸得以濡潤的基礎;肺主肅降,是大腸傳導的動力;肺主通調水道,是大腸潤燥的樞紐。因此,一旦禽發生呼吸道病變,則肺、腸之病可以相互傳變,并累及、以致惡性循環。
因此,糞便干燥、大腸實火與肺熱肺火,它們有著實質性的聯系。大腸實熱秘結,肺氣不利而喘咳滿悶;;肺熱壅盛,則大腸易燥結;肺陰不足,則腸枯便秘;肺氣不足,大腸虛秘;肺氣上逆,大腸氣秘。因此,糞便干燥首先危害肺臟,導致肺失宣降。
又大腸為腑,肺為臟;腑病好治,臟病難纏。這個時候治療雞干咳、氣喘呼吸道唯一的辦法就是:以清泄大腸火為主,以清肺熱肅肺為輔,通腑與肅肺并用,治療呼吸道。
但是,有時也會出現用著無效的情況,需要注意肺氣不足所導致的大腸虛秘,糞便干燥的問題。這需要結合前期雞群機體狀況,尤其是脾胃虛弱、受風寒感冒等發病史、糞便情況,綜合考慮。前期采用健脾驅寒溫補腎陽,防止溫差,這樣就不容易發生肺氣不足的現象。后期重視環境濕度,尤其是春秋兩季。
禽呼吸道病的中醫臨診指證⑤雞眼睛紅、腫頭、輕微呼吸道。這主要是因雞內生肝火和外寒所致,它們是導致這種肺病的兩個最重要的原因。因為肝臟是調節雞體氣機最為重要的系統,心火下降、腎水上升、脾氣升清、胃氣降濁、肺氣肅降、肝氣升發,機體正是這樣有序的運行才健康的。
這其中,肝臟起到了很重要的調節作用。內生肝火,氣機失調,肺氣上逆、脾不升清、胃不降濁,心火不降,就會導致腫頭,輕微呼吸道的發生。長期得不到調理,就會發生胃熱、脾虛、肺熱等?墒,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在這方面“犯錯誤”。

|